访谈IBC总裁Michael Crimp 先生
《广电采购指南》4月刊稿:建立和开发IBC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 访谈IBC总裁Michael Crimp 先生
可以说,IBC见证着全球广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这说法并不为过。IBC2010的参加人数是48,521,比2009年高出8.7%,成为IBC历史上第二次盛会;而IBC宣布的2011年的展会观众数量又达到创纪录的50462人,参展商数量也创纪录,达到1300多家。
是行业的持续增长而导致了IBC近两年展览空间需求的不断增长,1300多家公司都想在IBC展览,因此,十三个大厅才满足所有需求。IBC总裁Michael Crimp先生就此认为,出席IBC人数的增长表明了IBC能充分反映在全球会议中行业的发展需求。
2012年的IBC正紧锣密鼓的向我们走来,中国企业如何获取参会价值、考察新技术和新工作流程、分享知识、参与行业顶级互动,《广电采购指南》特采访了IBC总裁Michael Crimp先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广电采购指南》:在欧洲IBC是行业领先的展览会,中国的参展公司在增长,但参观人数相对较少,请问有何市场策略开发中国观众?
Michael:IBC始于1967年,在BIRTV 和CCBN创建过程中,IBC已经是一个大规模的展览会,每年有1000余个参展商和来自150个国家的40,000个参观者。IBC近些年来送出代表与BIRTV和CCBN展会建立关系,在此过程中IBC对两个中国展会的成长印象深刻。目前两个展会均可满足IBC对参观和参展商的数量。今年是我第一次参观CCBN2012, 展会和会议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IBC的会议在全球是知名的,特别是技术,商务,创意部分的质量,我们认为这将给中国参观者带来诸多益处。然而,IBC也理解中国观众到欧洲参观不是那么容易。IBC愿意和中国的重要人员一起工作来强化这件事。大体有两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中国可以带来更多的代表团到IBC,或者IBC带来更多的新东西来贴近中国市场。单项或双向都是可行的。我的角色就是建立和开发IBC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来寻求一个解决方案来帮助双方。
《广电采购指南》:据我们统计中国拥有最多的电视台和广播台,IBC怎样克服语言障碍,向中国开启IBC的窗口?
Michael: 我在第一个问题中已经强调相关问题,我认为摆在合作伙伴面前的解决方案,如SARFT将丰富双方的展览会。我们可以使用同声翻译来协助交流。
《广电采购指南》:请问你对参展IBC的中国公司有何建议?
Michael:IBC每年都在增长,今年展场将覆盖100,000平方米。IBC增加了6,000平方米的展位来满足市场需求。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请大家了解IBC的展场不充足并且若第一年参展最好寻找一个不太大的展位,或者考虑在中国展区找个位置。我非常欣赏有些中国公司希望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我也愿意提供一个品牌认知的市场打包方案。有很多方式可以实现,比如:每日报纸,每日电视节目,举办一个数字化营销,提高品牌认知的标牌横幅等赞助商机。IBC非常按约定办事,展前市场宣传非常重要。IBC在中国有代表处,他们可以提供帮助和建议。
《广电采购指南》:今年IBC展会的亮点能否在此透露?
Michael:每年IBC展会展台上都会有很多亮点。但是这会在IBC结束时发布。IBC组委会提供免费机会举办一些活动从IBC party,到IBC免费的一些会议,和IBC颁奖。这些奖项有着很高的声誉,奖给在电子媒体领域最成功的项目。IBC2012的入围名单已经出炉,我非常愿意看到在2013年有中国公司获奖。今年有些来自中国的参赛公司但多是推广新产品。IBC奖项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何人与产品结合创建管理和传送内容。
《广电采购指南》:请问你现在最想对中国同行表达的是什么?
Michael:在这里我想表达对我这次中国之旅热情招待的所有中国同仁。我非常期待下次的访问。
转载请注明来源:广电采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