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4K专题

4K专题

在凶险的森林中逆光勾边---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索尼|云南台|睦邻拍摄|索尼F55
2019-06-264K专题作者:广电365网徐孝成
为配合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为弘扬中缅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云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数次奔赴缅甸拍摄纪录片了《睦邻》。目前,该片电视高清版已进入后期并即将播出,但对这些跋山涉水而得的拍摄素材而言,只有4集电视

为配合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为弘扬中缅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云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数次奔赴缅甸拍摄纪录片了《睦邻》。

目前,该片电视高清版已进入后期并即将播出,但对这些跋山涉水而得的拍摄素材而言,只有4集电视高清版奉献给观众未免大材小用。

  • 这些素材还将衍生出几种成片上的变化,包括一部为院线大银幕准备的4K记录电影,时长56分钟;

  • 一部精剪的4K HDR短片,参赛了第六届索尼“4K HDR杯”并获得了专题片一等奖;

  • 专项使用的其他短片;或许还可以为4K电视频道提供相关4K作品。

这就是一部优秀原创作品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在技术、设备、手法等诸多方面已经突破了所谓电影、电视边界限制的今天,如果一部作品不能呈现出传播上的多样性,将人为限制该作品的传播与发展空间。

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一方面,影视作品向着数据支撑的市场靠拢,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也将依靠着HDR、高分辨率、BT.2020色彩等先进影像技术,向艺术上的更高目标迈进。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部《睦邻》将会借用丰富多彩的的技术和艺术形式,为不同的市场提供各自所需的优质作品,包括高清、UHD、4K HDR以及4K电影等,这是专业从业者已经看到的现实和必然的选择。

也许,一部《睦邻》在技术装备和创作手法等诸多方面并不是领先者,但“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云南台两位接受采访的老师讲述的《睦邻》创作点滴,就像镜头的运动,平稳为主又略带摇晃,充分展示了一部《睦邻》带给我们的朴实特征和专业神态。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周卫平,总导演及摄像(全面负责项目)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许立峰,导演和技术支持(主要负责4K制作)

事实上,云南台在十四年前就开始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第一部高清纪录片就是周卫平导演领导拍摄的。

六年前,云南台尝试4K SDR拍摄;到了2018年的《睦邻》则更进一步,许立峰老师从《睦邻》立项开始就坚决主张使用4K最高规格拍摄,他认为,对云南台而言,投资这样一部大制作机会难得;对创作者来说,机会也要倍感珍惜。

4K与2K

双码流录制的尝试

《睦邻》的大主题很明确,该项目由云南电视台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的需要而启动。

具体到走进缅甸以后的内容切入,则在一番探讨和研究后,避开了一些可能敏感的话题,选择了人文和自然这些看点和视角,通过大象伐木队、江上人家、僧侣化缘等独特而草根的民间活动,通俗地展示一衣带水的睦邻一角,使观众了解异域的别样风景和迷人风光。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睦邻》在技术上的选择也很明确,希望进行全新的尝试。主机定为索尼摄影机PMW-F55。摄制组人数较多时就携带两台,三人成行时只能携带一台。

录制上使用了F55的双码流方式录制。通过加外挂AXS-R5记录单元,记录了最高的4K RAW 50P格式,同时,以机内方式录制XAVC 2K格式。这么做的缺点就是存储量大,需要携带充足的硬盘。

而优点呢,周导说:

  • 首先,RAW格式的强大是显而易见的的;

  • 第二,因为A方卡与SxS卡同时记录,两张卡一模一样,当天拍完以后DIT就可以用本机卡做粗剪,然后把RAW格式套过来,高低码流也不需要现场转码

  • 另外,因为使用了RAW格式,后期针对噪波和低照度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和修复起来轻松很多。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针对4K HDR的拍摄,摄制组特别重视镜头的选择,甚至可以说在选择上很考究。摄制组希望使用优质的镜头与4K HDR画面匹配,拍出美好而微妙的效果。最后携带了阿莱电影专用镜头,多时四支,少则两支。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航拍方面选择了大疆“悟”Inspire 2专业影视航拍无人机,基本以此机为主。逐格拍摄上,相继使用了索尼微单、尼康D850等机型。跟拍方面,携带和使用了斯坦尼康稳定器。

虚与实

聚焦大象伐木的野生力量

记录大象伐木队的活动是纪录片重头戏之一。从影像呈现上来看,森林中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带给观众惊愕的视听感受。周导说:“拍摄大象这一组镜头是我们经历的最凶险的拍摄经历”。

事实上这些大象是半野生半驯化的,并不温顺,即使是训象员也不能完全控制它们,它们更愿意按照生性活动,摄制组必须谨小慎微的去靠近、去拍摄,至今回忆起与大象发生的近距离接触,仍然心有余悸。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拍摄所在环境凶险,要提防山野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野兽与毒蛇袭击,居住上的艰苦也自不待言,就这样,摄制组在森林中与大象伐木队同吃同住了一个星期,拍摄了大量人与大象共存共处共劳动的精彩镜头。

森林砍伐是砍大留小,拍摄环境的光线比想象中要好。除少部分镜头需要使用斯坦尼康跟拍,大部分拍摄则在三脚架上。

周导的作品一般不选择大顺光,而逆光拍体格庞大的大象,对光圈的控制就很重要,需要将逆光下的勾边保持到极佳的水平,同时,还要把背光的暗部和通透度尽量留出来,这些都是经验的水平的体现。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大象拉木头这些镜头基本无法设计,甚至要随机应变。周导讲述了一次盲拍经历。当时摄制组拆散了机器,扛着行进,突然发现一头大象正朝这个方向走来。于是,在来不及安装监视器的情况下,开机,盲拍,事后看这组镜头很精彩。

周导说,要靠经验判断,如果都要准备齐全才能拍摄,将错过一些难得的瞬间,所以拍摄上没有定式,我觉得机器就象我们身上的一个器官一样,浑然一体,像盲拍、拿着机器跟着跑这些镜头,在片子里经常都可以看到。

但随之而来的是,运动镜头或者拍摄运动都容易失焦。周导认为这一点恰恰是纪录片的特点,纪录片首要是跟踪和跟随记录对象,焦点控制上利用经验并通过勾边辅助即可,不必处处拘泥于焦点的实与虚。

许老师认同这个观点。他补充说,我们拍摄一部纪录片,不可能像拍摄一部电影一样,有完善的团队和庞大的项目投资,所以我们在内容上、视觉效果上就要有一个折衷。

比如一个场景使用了长焦拍摄,焦点很难找,但是内容很好,我们的原则就是以内容为主,所以周导拍摄的《睦邻》,在画质与内容两者上进行了恰当的取舍和掌控。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虽然RAW格式拥有14档宽容度,摄制组在拍摄中也注意了向右曝光这个环节。许老师认为,向右曝光不必纠结于向右几档,通过直方图调整是最好的办法。

此外,向右曝光并不是只能把光圈开大,光圈开大以后,对焦难度也随之加大,景深随之减小,通过开增益或者调整快门参数更好一些。

动与静

湖面上的追逐与光影沉浮

《睦邻》4K HDR短片,参赛了第六届索尼“4K HDR杯”并获得了专题片一等奖,评委们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评审报告指出:创作得非常认真,从黎明到夜晚,从构图到色彩、到角度、到运动,确实在各个制作环节上都下了功夫。

从大象伐木队,到茵莱湖上拍摄龙舟迎佛节,再到水上人家等,每个场景的镜头捕捉都是对此评价很好的注脚。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在缅甸靠近江河湖泊的大部分地区,人们的生活与水的关系极为密切,有些人家就在水上居住和生活。在特定时日,人们自发地拜祭一切掌管水的神祗,茵莱湖的龙舟迎佛节就是这样一项活动。

迎佛节的场面宏大,龙船出发那天,摄制组事先选择了一个开阔的聚集点架设F55,等待龙船到来;航拍方面,在当地租借了一部精灵4,场面和构图都很理想,就是画质指标上留有遗憾;另一位摄像师则使用尼康D850在岸上游走,捕捉动态画面。

摄制组在水上待了7天,拍摄上颇多难点。缅甸的船只很窄,但在马达驱动下速度却很快,周导形容说,时速可以达到100码,就像箭一样穿过。可想而知,在这么窄的船上架设好摄影机并牢靠的稳定住,已经十分不易,如果再加上一支重达20公斤的18-80专业镜头,几乎不可能稳定,摄制组只能在船上拍摄了少量广角跟船并行追踪的镜头。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摄制组另辟蹊径,请当地湖民在水上搭架搭棚,拍摄水面撒网捕鱼等镜头,以陆地方式精心创作,捕捉着日出江花的瞬间,品读着异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

就这样,《睦邻》摄制组用帧帧美景带我们领略了茵莱湖上风采,领略了异国人民悠游自在的慢生活和原生的魅力。

瑜与瑕

4K HDR初战告捷再出发

《睦邻》的4K HDR版本获得了专家很好的赞誉。他们认为,在色彩和构图上都呈现了优质影像的赏心悦目,剪辑调度也让观众观看从容舒缓,色调与镜头丰富程度也相对统一,可以说是一部成功的异国人文与风光纪录片。

周导和许老师表示,虽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获得了4K HDR杯赛的一等奖,但某些片段、场景、操作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一,需要加强针对HDR特点的镜头设计。

虽然《睦邻》拍摄中涉及了RAW格式、向右曝光、优质镜头等呈现4K HDR效果的必要条件,但数次缅甸之行并没有更多的为HDR设计镜头,没有充分利用HDR的特性而有的放矢的利用特殊场景。

比如缅甸的蒲甘塔林,《睦邻》摄制组通过十余天的拍摄,领略了这里的气象万千与蔚为大观,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示HDR效果的地方,“但是拍摄上很多方面不到位”,周导有些遗憾。

其二,关于航拍。

此次航拍在画质上虽然可以拍出4K 50P,但是要匹配HDR还有难度,问题一,宽容度不够,影片中的暗部都是堆积的,没有一个很好的层次过渡。

问题二,D-log记录格式中,色彩厚度严重不足,后期通过D-log找到BT.2020,整个色彩空间上存在很大偏差,是否能够找回,还在解决中。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其三,逐格拍摄上,相继使用了索尼微单、尼康D850等机型。

许老师说,后期处理RGB色彩系统的照片,通过转换运用到纪录片中,色彩存在误差,感觉照片在整个渐变程度上衰减偏大。

其四,语言不通带来的问题。

周导认为,作为纪录片来说,拍摄上要有一定的预知性,在缅甸拍摄时因为语言不通而不明白当事人的意图,错过了一些有价值的纪实镜头,留有不少遗憾。

云南台奔赴《睦邻》缅甸的拍摄历程与心得 - 传播与制作 - 依马狮传媒旗下品牌

好在《睦邻》也有系列,缅甸之后是老挝,周导表示,有了缅甸的拍摄经验,老挝拍摄的时候就要为4K HDR设计镜头,弥补遗憾。

文章最后,期待《睦邻》早日播出,为观众呈现震撼的视觉之旅。再次感谢周卫平和许立峰二位老师的有益指导和不吝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广电365网徐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