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壮阔背后的UHD细节:镜头内外的光辉与挑战
老子《道德经》云: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于2020年9月16日晚在济南精彩上演。事隔数月,借第八届UHD 高峰论坛暨索尼“超高清杯”颁奖典礼重磅回归之机,荣获现场制作类三等奖的4K版《黄河入海》再次以磅礴的气势、工整的构图、稳定运动的机位、肤色还原到位等方面吸引了专家和业界同行瞩目并获得赞誉。
我们也就此采访了音乐会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山东广播电视台技术规划部宋键主任,聆听这场UHD大美盛宴背后的细节,记录幕后那些走向尘封的点滴。
大美值得细领悟。《黄河入海》台前幕后有多少周密布置的环节和精雕细琢的细节,才能共同打造出极具匠心的精彩之作?
从超大转播车的到来、全IP转播技术、5G+4K、UHC-8300 8K讯道摄像机、灯光、音响、舞美,到精心筹备分镜脚本、渲染现场气氛、营造舞台感染力、省领导莅临指导直至最终完成多平台信号分发,这些事无巨细的筹备中,从哪里开始缕清这场UHD盛宴的头绪?
解铃还须系铃人。宋主任表示,要解析本次UHD大作的入手点,我认为要首选UHD机位的布置,包括8K的实验性准备。UHD机位和以往的高清机位存有区别和差异,待4K摄像机布局以后,全4K制作流程、灯音美、服化道等诸多方面都伴随着新要求而依次展开。
宋键主任(左二)
UHD音乐会的入手点
《黄河入海》采用了多达20个4K机位,主力机为索尼 HDC-4300讯道摄像机,其他包括了索尼P50 4K摄像机、HDC-4800高速讯道摄像机等。拍摄手段上配置丰富,包括轨道机器人、顶置伸缩天眼、三维飞猫、电动摇臂、高倍大镜头等。
4K摄像机全部采用HLG高动态、宽色域4K高清同播制作流程,各个机位基本参数设置上统一调整。统调后进入一个个机位细调,摄像、灯光相互配合,把灯光参数和摄像机参数统一在一起,采用SDR为基准进行光圈控制,按照1000尼特的亮度要求调整,利用BVM-HX310监视器检查4K效果,以达到4K信号、高清信号完美呈现的目的。
在单机微调阶段,需要现场演员的参与配合。摄制组选择了几位肤色普通、不属于细腻白嫩的男女演员,根据他们的面色情况调好以后,然后所有的机器都往这个标准上靠,初步达到多机位肤色和亮度一致性。
第一次彩排开始以后,摄制组调机的主要工作是在面光的基础上逐机微调。大屏全部点亮以后,再进行细化调整,结果上和刚刚开始调机的时候已经有了区别。
到实际走台的时候,还会对近景、远景的机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去做精细化调整。
最终,通过前期摄像机在灯光配合下的统调、细调和微调,各个机位已经达到一致性较好的要求。此时,观看屏幕中的众多演员,肤色红润,色彩靓丽,光比恰当。演员背后的大屏幕,通过机位设置和镜头控制,避免大屏摩尔纹的出现,显示清晰,色彩准确,亮度适中。
宋主任表示,UHD带来精彩影像的同时,各项标准随之水涨船高,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更细致的工作、更精确的前期准备,包括服化道和灯音美,我们都要在UHD环境下重新审视。
出于战略考虑的8K系统测试
布局紧密而紧凑的4K机位中,大全位置上还伫立着一套索尼UHC-8300讯道摄像机,它的测试任务具有战略高度。宋主任说,省领导高度重视本场音乐会,并提出以4K+8K+5G的技术方案进行录制和转播。事实上,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都将进行8K转播,8K的呈现近在眼前。
在8K镜头画面中,黄河的温顺、奔腾与咆哮、音乐会的宏大与磅礴,在85寸客户端监视器呈现下,展现出更为清晰的观感和更为真实的沉浸感。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山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吕芃等领导驻足8K 超高清展示区,欣赏了8K带来的极致体验,索尼影像技术学院范宏军院长做了详细的8K介绍。
凌文副省长亲临指导
吕芃台长(右二)
索尼UHC-8300讯道摄像机采用8K HDR 50P格式进行录制,HLG曲线,参考4K监视器调整8K画面,并利用UHC-8300的4K MAG输出对信号质量、焦点进行把控,以增加颜色和亮度层次的准确还原。两路输出均为12G SDI*4,一路转成HDMI给85寸8K客户端监视器使用,另一路进入8K录像机记录素材。录制前,山东台技术团队还着重测试了8K的画面解析力,确认组成8K画面的每一个4K画面都具有标准的4K解析力。
由于是单机拍摄,8K素材以大场面全景为主,场面凸显宏大。其间,配合音乐会进程,有部分缓慢推拉镜头。宋主任说,8K信号在主观感觉上比4K信号更为细腻,噪点更小,大景别上极为震撼。
UHD审视下的服化道和灯音美
虽然是首次投入使用超高清26讯道IP旗舰转播车,但山东台出手直播却非小步慢跑,他们要用先进影像技术、用大型音乐会的形式,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还要通过“5G+4K+5.1杜比环绕立体声”实现全球直播。目标宏大,不确定的细枝末节众多。
整个舞台采取环形布置,打造出一个从包容到开放的动态舞台,布局了旋转屏、运动屏以及直达乐队脚下的地屏。人数众多的合唱队伍、庞大的乐队各就各位,立体呈现,直播中观众看到的是辉煌又错落有致的从容场面。
但彩排开始尚未达到这样的效果。专业团队的演出服、化妆技术与产业工人的演出服和化妆效果,在同样的光线条行下存在不同的质感,这些面料和化妆水平上的差异在高清摄制中可被忽略,但在超高清下却被毫无遮拦地放大,导演和技术团队都难以接受。
灯光师的调整工作也随时进行。导演要求出现钢琴家的手部特写,彩排中发现手部特写有阴影,在4K监看环境下十分清晰,灯光师立即重新调整,通过灯光角度、位置和数量变化,让4K特写凸显出钢琴家特殊化的艺术特质。还有专业乐队那些名贵乐器的特写,处理起来也是精益求精。
“音乐会的舞美就是大屏”,宋主任说。大屏幕的放像素材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新素材一到,演员也会到位,声画要求同步,运动屏、旋转屏和地屏,共同播放黄河的各种素材,从远处看素材的画面、舞台和演员们宛如一体,演员们站在河岸边,周围环绕着奔流的黄河水,现场令人激动。但大屏素材一有变动,灯光和各个机位就要迅速地做出相应调整。宋主任说,特别是灯光,要把每个演员的面光、包括摄像机对演员的肤色,在发蓝或发红的情况下都要做调整,灯光和摄像机调整以后,再放置到摄像机镜头的场景里面,这些处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围绕着灯音美、服化道的细节还有很多,最终经过近乎苛刻的要求和调整,三次彩排逐步接近完善,“直播是最好的一场,完全达到4K高清同播的各项要求”,宋主任似乎松了一口气。
初露峥嵘的4K IP转播车
黄河的日出静若处子,初期刚刚露出点点金光,其后便迅捷跃出,宛如“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伴随着初升的太阳,2020年9月16日那个承载使命的特殊日子,一辆全球顶配的4K IP转播车像一艘黄河之滨停泊的巨轮,静静地待命,准备去记录“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腾盛景。
本次大型交响音乐会的直播任务,由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新交付山东广播电视台的26讯道4K超高清IP旗舰转播车担此大任。此旗舰级转播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4K IP转播车之一。
转播车外观设计上强调山东的山水特色,车体内高为2.7米,车体宽度达2.5米,通透而不局促,如同一间大型演播室。按照奥运会要求设计有两个独立制作区,平时可打通,需要之时则利用一个隐藏式隔断加以分开,屏幕也可折叠变动并按需求重新组合。在常规的制作区域外,山东台新增加一个独特的融媒体区,该区域可以平移目前台里的融媒体创作功能。
这次大型活动是台里首次使用大型4K IP转播车,现场熟悉规程和各项调试诸多工作紧张而有序地展开。转播车的IP系统是一个新课题,相比传统的SDI基带系统,概念和构架都有所不同。
宋主任说,我们专门安排两位技术人员跟着索尼技术团队边学习、边调整,掌握IP系统的构架、路由关系、IP机制、应急以及具体操作,在直播前,两位技术人员就基本上可以独立操作了。宋主任还表示,从使用者的角度看,IP化以后使用上很方便,当然,对技术人员也有了新要求,我们为此增加了一个网络工程师的工位,要求他们对整个转播系统非常熟悉。
8K实操的几个关注点
通过本场音乐会的8K测试,山东台技术团队提出了几个关注点可供同行参考:
首先,需要减低导播切换频率,尤其是近景之间的切换一定要缓慢,以减少大屏加高分辨率带给观众的眩晕感。
其二,初次接触高分辨率,在浅景深的操作上具有一定的聚焦难度。摄像师一方面需要掌机的经验和实战演练,另一方面也需要团队配合,共同完成聚焦和跟焦操作。
其三,构图上尽量拍大不拍小,除去必须的特写镜头,尽量以大景为主,以提高沉浸体验。
其四,关注存储和后期压力。高分辨率带来的海量数据势必对存储造成压力,后期编辑上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另外,目前阶段,经常需要把8K信号下变为4K信号进行监看,可通过原生8K画面的下裁功能,切出4K画面,可以方便的在4K监视器上查看原生8K的画面质量。
还有,4K、8K拍摄的分辨率对服化道、灯音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4K直播已有体验,如果过渡到8K,服装和化妆要更加精细化;道具要更加注重材质;灯光要更加注重层次以及灯光本身的美感;音频上也需要全新的技术体验。
结语
《黄河入海》大气磅礴的场景振奋人心,完美展现了新时代的恢弘之气。其背后,离不开从制作到播出的UHD全链路全流程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更离不开广播电视工作者一丝不苟的辛勤汗水以及工匠一般的细节打磨。
最后,再次感谢山东广播电视台技术规划部宋键主任的精彩讲述和回顾。
转载请注明来源:索尼中国专业